点击查看pc网页
中国经济网西安4月1日讯(记者 魏金金)3月31日,“中华文明寻根溯源”全国网络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陕西省作家协会。期间,陕西省作协主席、“文学巨匠”贾平凹,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延安文学》杂志总编阎安接受媒体采访。
贾平凹(右一)等在作协接受采访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贾平凹首先就陕西文学的发展脉络做了简单介绍,并就当代文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谈到,陕西的作家大部分是从乡下来的,专注于写乡土文学,但同时跟鲁迅时代,或者说50、60年代时候的乡土文学不太一样,那时候的乡土文学大多是政治性的,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进步,乡土文学的性质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而当下陕西本土大部分作家的作品更多的是在关注、探讨转型期社会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与冲突,以及人心变化,并坦言,社会发展的大转型时期,至少会牺牲一代乃至两代人的利益。
这位喜欢自称“农民作家”的文学大师,当谈及他在文学领域坚持的写实主义叙事创作时这样表示:“生在这个时代,生在这个社会,我们就应该为它留下一份纪录”。
作协文学陈列馆馆前序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你回到一个村里,却不一定就回到了故乡”阎安从城镇化发展的角度切入诗意化地解读了当代诗歌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在他看来,现代的诗歌无法从田园牧歌中走出来,却同时又排斥、否定着现代化。尽管《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让古典诗词开始重受关注,但不可否认的是,如今当代诗歌的发展遇到了时代性的难题,而如何实现诗词发展与时代的接轨则需要每个人认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