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影似神仙 我身轻如燕
你面前忽隐又忽现
飘逸在云和雾里面
傲气贯山巅
随性唱一遍变世代传承的经典”
有一种艺术,是完整的戏剧,比莎士比亚早1800年;使用影像,比卢米埃尔发明的电影早2100年;是纯粹民间具有‘摇滚’精神的音乐,比猫王早2150年。这种艺术是中国独有的,这就是皮影戏——用影子在跳舞的一种艺术,在影子背后是一个个有着精致手艺、指头灵活的手艺人,在守护着这些即将失传的文化财富。他们是工匠,更是传人。
几根竹竿,两只手,一张嘴,一个锣鼓,就支撑了所有的人物与情节。
如今,我们仍能从这些散落在乡间村里的皮影戏台和早已班驳的戏单中,依稀感受到明清时风靡一时的皮影艺术。仍能从这些在光与影中轻盈掠动的影像里,遥想皮影这门最本色的民间技艺的未来。
时过境迁,风光不再,但在渭南华州区,却有着这么一群“执着”的老人,用自己手里的道具,在一张小小的画布上用影人歌唱表演,将这份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继承下去。“眼中晃动的是光与影,耳旁流过的是余音绕梁。”
渭南华州区为中国皮影艺术之乡,拥有多名国家级皮影戏传承人,人们都说“不看影戏、不知礼仪”,我们怀着无比的敬意与好奇心,走进了“皮影之乡”,用有限的时间和图片记录了璀璨的皮影艺术。
刘华:谁来做下一个“我”?
现已年届古稀的刘华老人是剧团的“艺术总监”,他15岁开始学艺,虽然老人最开始学习的是秦腔,但不知怎的,后来却与皮影结下了一辈子解不开的情缘。算到今年,刘华老人表演皮影戏已经是第52个年头了,他将20多个全本戏记得滚瓜烂熟,随便哪一出都能随时随地唱出来;他可以一天连着唱上六七个小时,而且连着唱四五天都不用休息。不夸张的说,刘华老人是皮影戏这一传统艺术门类宝贵的“活字典”,他也在2008年被国家任命为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传承人称号。
刘华老人的在团里角色按照他们的话来说,叫做“跳签子”——也就是操作皮影戏中“影人”的师傅,“签手”是演皮影戏五人中和前声并重的主要行当,帝王将相、才子佳人、千军万马、沙场点兵皆由签手的十指掌控,其操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演出的成功与失败。
半个世纪之前,皮影戏在当地格外流行。刘华从小耳濡目染,台上咿咿呀呀追打弹唱的小人,让年纪轻轻的他充满了好奇。15岁的他考入了陕西戏曲剧院,最初开始学习学习秦腔、迷胡、碗碗腔等戏剧,后来专攻皮影戏,而这一“学”就是半个世纪之久,也算是圆了人生的一个“小目标”。
在六十年代,中国乡间娱乐活动单调乏味,走街串巷的皮影戏深受欢迎。民间但凡红白喜事、孩子庆生,都要喊上皮影戏来表演,邻里乡亲、亲戚朋友凑在一起,高高兴兴,喜庆吉祥,比放电影还要热闹。提起当年的盛况,刘华老人眼睛发亮,手舞足蹈,时而双手一开一合、时而侧头倾听,仿佛仍在台上……据刘华老人讲,在当时,5人的剧团几乎天天演出,座无虚席,每演一场的费用为15元——要知道,在那个时期,中国一个普通工人的平均月工资仅为30-40元,剧团的收入足以反映了皮影戏在中国乡村的火爆程度。
绚丽的开场,让刘华一度以为,皮影戏会一直繁荣下去,他也要像响彻云霄的皮影大师一样,即使“倒”也要“倒”在台上。可谁能想到,短短几十年,一度辉煌的皮影艺术如今却面临濒临灭绝的境地。
从艺半个世纪之久的他,见证了皮影艺术的盛衰兴废,刘华老人也不想讲什么传承的大道理,但他却认准了一个最简单的事实:他一撒手,渭南皮影戏就真没人了。每当想到这里,这位孤单寂寞的老人,就显得格外的焦虑不安。
刘兴文:只希望皮影能够传承下去
刘兴文老人今年67岁,是华州区大明镇人,学习戏剧40多年,1986年开始从事皮影演出,掐指一算也有30个年头了,老人在剧团里的角色是“乐师”,负责拉板胡,是剧团中一位不可或缺的角色。说到最得意的作品,老人欣鼓舞的讲了起来——《包公大神》公正廉明的包拯,充满市井气息的《卖杂货》……各式皮影人物在这个院里活跃起来,栩栩如生,活灵活现,说到兴头老人还生情并茂地给表演了起来。
据老人讲,渭南皮影戏一出戏的演出由5人完成,在演出中,由1个前声唱完所有的剧情,1个签手用皮影表演剧中所有人物的动作,3个乐师演奏所有的音乐,表演时,主演一边唱一边舞动“影人”。白色的幕幔上,时而是人间悲欢离合,时而是沙场上金戈铁马,台下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一口诉说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就是渭南皮影的真实写照。
老人告诉我们,在民国鼎盛时期,仅在渭南学习皮影戏艺术的剧团就多达48个,规模有200-300人之多,在“文革”期间,由于遭“破四旧”的噩运,使藏于民间的渭南华州皮影家底几乎毁失殆尽,传艺断代。即使起起落落,在80年代初,渭南地区仍有18个剧团在从事皮影戏表演,每当夜幕垂下,剧团表演之时,男女老幼围坐影窗之下,看着出神入化的表演,听着如泣如诉的唱念,品味着一节节剧情,悲喜异常的影戏带给了人们兴奋、伤感、赞叹和安慰。皮影戏在乡间的盛况,可见一斑。
谈到如今的皮影戏境地,刘兴文老人难免有些没落情怀,在当代影视音响等新科技和流行文娱形式的冲击下,渭南皮影戏其濒危处境仍然未能扭转。如今的渭南华州区,仅剩下10余位年事已高的老人用自己生命最后的能量在撑起“皮影之乡”的名号。
老人最大的希望,就是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了解皮影,热爱皮影,把这门传统的民间艺术传承下去,重新赋予它全新的生命力,让这棵土生土长的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吕崇德:不管生活多么辛苦,我从未放弃过演出
吕崇德老人今年72岁,老人20岁师从著名皮影戏艺术家潘京乐老师学习皮影戏,在这之前,吕崇德学皮影戏遭到全家人的反对,他的家人认为学习皮影戏“低人一等”,要知道,那时生产尚需要工分,他本该是家中重要的劳动力。还记得父亲质问他:“你学这个,能养家吗?”小小的吕崇德不甘心,他追着师傅看皮影,混迹在皮影戏班里,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皮影戏生涯。
老人在早年学习皮影的时候,吃了不少苦,成天风吹雨淋地去演戏养家糊口,社会地位极其低下,当地甚至有皮影艺人死后不入祖坟的习俗。年少时他就从给师傅递“影人”开始,慢慢长大了,开始为师傅挑担子、打下手,偶尔唱上两句,给师傅帮腔。几年后,吕崇德开始独挑大梁,担任剧团中的“乐师”,老人说:“不管生活多么辛苦,不管戏多戏少,我从未放弃过演出。”
改革开放之后,吕崇德搁置多年的皮影绝活派上了用场,尤其是春节、元宵节灯展,在皮影戏演出舞台前,总是被拥挤得水泄不通。老人激动的讲到,“那是我从事皮影戏以来最辉煌、最难忘的时代”。
上世纪90年代末,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及近年电影、KTV等娱乐项目的兴起,皮影戏逐渐被人遗忘。近几年来,国家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非常重视。“虽然省里每年有一些传承人经费,地方政府给予了一定的扶持,演出条件有所好转,但演出市场仍然很狭窄。”说完这话,不善言辞的吕崇德沉默了,呆呆地望着窗外,神情落寞。
很多物件、习俗,带着遗憾在渐渐远离我们的生活,如今吕崇德老人依然坚守着他的皮影情结,皮影戏承载着一代人童年的欢乐和温馨记忆。这种传统的民间艺术,渐渐成为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而老人的这份坚守,也就更显得弥足珍贵。
渭南皮影剧团:工匠,传人,守护者
目前,7人规模大小的渭南皮影剧团是渭南华州地区为数不多的皮影戏表演剧团,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的皮影艺术经历了大起大落,而渭南华州便是这项古老技艺的见证者之一,在小小的白布上,皮影好似一场人生,他见证了幕前万人空巷的辉煌,也经历了幕后操作“影人”英雄们的迟暮。如今,这里的许多民间皮影艺术团相继解散,大量剧目已失传。只有民间的童谣还在唱,“影老了,爷爷的爷爷就爱唱;戏文老了,孙女的孙女还没忘。锣鼓响,一块小布儿一挂好戏就开场……”
这7位老人,当拿出他们皮影的夹子时,眼中流漏的情感,多的让人说不清。伴随着人生的起起落落,他们依然爱着那些让他无法割舍的东西。那个夹子里面,是视若珍宝的回忆。
灯光下,是老人们的舞台。他们只是在用心的演绎好每一个角色。无论怎样,老人们一直坚持并乐此不疲的付出着,这样追寻的脚步从未停止,画着,刻着,唱着,摆着,爱着...好像在老人们的手中,在他们的心里,永远都是皮影戏的春天。即使,皮影艺术让人们逐渐遗忘。他们执着,却又脚踏实地,不离不弃,发扬着自己内心中的匠人精神。
刘华,吕崇德,刘兴文,刘东耀,董进水,魏亚民,张田娃
他们是工匠
他们是传人
他们是千年技艺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