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三季度,全省乡村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66亿元;5万多个行政村中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超过5000个,占全省乡村总数的10%;乡村旅游经营户10万余家,带动8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
经过近段时间的大力推进和狠抓落实,四川的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不过,处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该省仍将把这一工作作为下一阶段的重中之重。近日,四川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议在绵阳市平武县召开。会议对前一阶段的旅游扶贫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大家表示,此次会议不仅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做法,更为接下来的工作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理顺体制创新机制
就在近日,四川对全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调整。根据工作需要,该小组的成员单位(省级部门)由此前的11个增加至现在的26个;更为重要的是,小组内新增设了4个推进协调工作组,分别是旅游宣传和推广协调组、旅游产品推进工作组、旅游商品和购物推进工作组、旅游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协调组。至此,四川省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职能更加完善,分工更加明确,为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了重要的体制保障。
在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四川不仅理顺了体制,而且在工作模式和方法上有所创新。按照地理位置,四川确定了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等四大重点扶贫区域。除了安排省级旅游发展资金的70%用于四大片区的旅游业发展,四川省还于今年上半年在四大片区分别设立了“旅游扶贫促进中心”。
“近段时间以来,我们在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指导下,先后30余次、组织300余人次赴藏区进行实地的旅游扶贫调研和指导,行程总数超过3.5万公里,覆盖了我省高原藏区的绝大部分地区。”高原藏区旅游扶贫促进中心主任诸丹说,“到目前,我们已经帮助这一区域在基础信息采集、旅游扶贫模式创新、旅游产业帮扶、示范区(村)创建、人才培训、景区创建(复核)、招商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不仅是高原藏区,秦巴山片区、乌蒙山片区、大小凉山彝区的“旅游扶贫促进中心”都开展了扎实的工作,得到当地干部和民众的一致好评,更促进了中心成为四川推进旅游扶贫工作的有效平台和载体。
为了切实抓好“乡村旅游合作社”这一旅游扶贫的载体建设,四川制定出台了《四川省乡村旅游合作社省级示范社评定管理办法》,力争发挥示范作用,开启全省乡村旅游的合作共赢新局面。《办法》对示范社的组织机构、内控制度、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经济实力、服务成效、产品质量安全等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不过,对于民族地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等缺乏龙头企业主导、发展资金短缺的乡村旅游合作社,《办法》也明确给出了倾斜政策。现在,乡村旅游合作社省级示范社的创建和评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当中。
推进有力成效显现
走进绵阳市平武县境内的白马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虽然已是淡季,但白马藏族同胞们的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却是如火如荼。2012年以来,平武县引进成都天友旅游集团对白马王朗进行旅游开发,随着近年来的旅游扶贫工作不断深入、力度不断加大,这里的白马藏族同胞们渐渐吃上了旅游饭,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据显示,旅游项目启动之前,白马王朗项目核心区域内的1526名村民(均为白马藏族)当中,精准识别贫困人口为206人,人均年纯收入不足4300元;到现在,通过发展旅游业,当地已有202人实现脱贫,人均年纯收入在去年底已经超过8000元,今年更有望突破万元大关。
白马王朗是四川旅游扶贫的一个缩影,也是“景区带村”发展模式的成功范例之一。在四川,像白马王朗这样通过发展旅游业实现脱贫增收的地区不在少数。除了“景区带动型”,“乡村旅游型”和“旅游商品型”的发展模式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革命老区巴中市平昌县的驷马水乡,当地引导106户贫困户以闲置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方式组建起“乡村旅游合作社”,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当地百姓收入持续增加。在位于秦巴山片区的南充市西充县,当地积极引导原先单纯的有机农业园开展现场采摘等旅游体验活动,并借力农村电商开展农特产品的网上销售,旅游综合收入达17亿元。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该省“四大片区”实现旅游总收入2927.75亿元,同比增长20%,占全省旅游经济总量的47.5%;全省乡村旅游收入相比去年同期增加266亿元,相当于为全省农民人均增收贡献了411元;全省5万多个行政村中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农民致富的超过5000个,占全省乡村总数的10%;乡村旅游经营户10万余家,带动800余万农民直接和间接受益。
再接再厉持续深入
就在刚刚召开的四川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会议期间,四川省旅发委、地理测绘局、旅游协会、能投集团等对口帮扶单位与绵阳市平武县、甘孜州乡城县等帮扶对象的代表们连夜召开了对口帮扶座谈会,就下一步如何开展旅游精准扶贫进行了细致的研究。
事实上,对于下一阶段的旅游扶贫工作,四川已经从规划引领、项目建设、品牌培育、商品开发、宣传营销、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了安排部署。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了切实增强旅游业的“造血”功能,四川高度重视四大扶贫区域的旅游项目建设。就在今年7月召开的中国(四川)旅游投资大会上,四川省推出了“8+30+100”旅游招商项目,其中8个跨区域重大项目全部涵盖贫困区域,30个精品项目中有15个、100个优选项目中有43个涉及贫困地区。目前,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四川正全力推动13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241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和1206个民宿旅游达标户的创建工作。而在“十三五”期间,四川将力争指导贫困地区创建500个A级旅游景区,尤其是一批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生态旅游示范区。
点对点的“结对帮扶”也是四川省下一步扶贫工作的具体举措之一。翻开《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2016年结对帮扶任务分配表》,只见各处(室)和事业单位分别对应着帮扶贫困户,其家庭人口、致贫原因、计划脱贫时间等一目了然。“就在上个月,我们发动全委干部职工为结对帮扶的3个村进行了捐款,现在1万多元捐款已经送到了村里。”四川省旅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这种‘输血’的方式,我们还将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增强当地的‘造血’能力。”
为了使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四川还拟建立乡村旅游扶贫督导考核工作机制,通过实地考察、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现场解决问题等多种方式,加强调研指导和督促检查,对执行不力、工作不落实的,将严肃问责追责。(白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