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李淑茹 马宝宁)为了切实安排好困难群众冬寒期间生活,杨陵区紧紧围绕“惠民生、暖民心、促和谐”冬季送温暖主题活动,采取六项措施,强力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
发放取暖及电价补贴,切实解决城乡低保、五保对象生活困难。在累计发放最低生活保障金1054.21万元的基础上,按农村每户每年200元、城市每户每年600元的标准,为全区782户2089人城乡低保对象,发放了冬季取暖费23.72万元;按每户每年60元的标准,发放电价补贴4.69万元。在累计发放供养金36.6万元的基础上,按相关补贴标准,为54户五保对象发放取暖费、电价补贴14040元。
扎实开展救济救助工作,解决群众临时性和突发性生活困难。认真组织实施冬令困难群众生活救济工作,累计救助412户1039人,发放生活救助资金16.34万元;对因突发性事件造成生活困难的群众,进一步简化救助审批程序,由镇办直接予以救助,截至目前,累计救助407人次,发放救助金124.66万元;通过门诊救助、“一站式”救助、医后救助等方式,救助因病导致生活困难的贫困群众2269人次,发放救助金183.42万元,较好地缓解了群众看病贵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实行分类保障制度,切实解决特殊弱势群众生活困难。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为全区250名困境儿童累计发放生活补贴资金85.08万元;积极落实残疾人生活补贴和护理补贴,为全区1538名3级以上残疾人,发放生活补贴207.1万元;为473名重度残疾人,发放护理补贴76.3万元。通过生活补贴的发放,有效地保障了困境儿童、残疾人等弱势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开展冬季送温暖专项救助,切实解决流浪乞讨人员生活困难。一是加大街面巡查。组建上街救助巡查小组,每天24小时不间断对城区重点地段、车站、地下通道、桥梁涵洞等场所进行摸排,及时救助栖居、露宿的流浪乞讨人员。二是实施分类救助。购置棉衣、棉被、方便面等御寒物资,为不愿进站接受救助的流浪人员,主动送出棉被、棉衣、棉裤和方便面等生活用品。三是严格值守制度。开辟夜间救助服务绿色通道,对无法提供身份信息的流浪乞讨人员实行“先救助、后甄别”,确保流浪乞讨人员不挨饿、不受冻。入冬以来,累计救助130人次,发放棉衣被7套、棉被15床、食品50余件次。
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生活困难。从10月1日起,提高了部分优抚对象抚恤补贴标准,发放残疾军人等七类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367.23万元,军队离退休人员及无军籍退休职工退休金132.74万元,重点优抚对象住院医疗补助17.8万元,60岁农村退役军人生活补助75.9万元。为1—6级在乡残疾军人缴费参保费10.16万元,发放2015年冬季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地方一次性经济补助金151.08万元。以解决优抚对象住房、医疗、生活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为重点,下拨各镇办“解三难”资金36万元。组织71名涉核人员进行了免费体检,使优抚对象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温暖。
健全完善取暖设施,切实保障福利机构供养人员冬季生活。一是加快福利院市政集中供暖工程建设进度,完成了二级管网碰口对接工作,院内设施检修即将结束,与华电公司签订了供暖协议。二是为入住福利院的22名五保供养老人和12名孤儿发放了棉衣、棉被等御寒物资,并配发了电褥子,安装了空调等室内取暖设施。三是组织爱心企业为福利院捐赠了散热器、棉门帘等,确保入院老人和儿童温暖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