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被人们誉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从1937年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曾在这里落脚、锤炼,又从这里出发,走向全国胜利。走进延安就像是走进了一座巨大的博物馆,这里拥有深厚的历史和革命文化积淀。
在延安众多的革命旧址中,位于市区清凉山的新闻出版部门旧址是中国新闻出版事业的摇篮,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清凉山曾是新华通讯社、解放日报社、延安新华广播电台、中央印刷厂等众多新闻出版部门的所在地。
当年中央新闻单位主要以清凉山为阵地,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白手起家,克服极度匮乏的物质条件,肩负起党的“耳目喉舌”重任,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动员和团结全国人民为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此,清凉山又称为“新闻山”,被载入中国革命的光辉历史。
陈毅将军曾在党的七大会议上赋诗称赞:“百年积弱叹华夏,八载干戈仗延安。试问九州谁做主?万众瞩目清凉山。”诗中强调了延安时期清凉山的重要地位。
今年11月7日,新华通讯社迎来建社85周年。新华社的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1937年1月,红中社迁到延安,并改名为新华社。
位于清凉山南麓的延安新闻纪念馆是一座新闻事业专题纪念馆,始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现新馆于2004年在清凉山下重建,与革命旧址互为一体,展室面积超过400平方米。
延安新闻纪念馆中展出了大量延安时期新华社的珍贵照片和文物,其中既有毛泽东主席为新华社写的评论稿、当年编印的《参考消息》,也有工作人员使用过的英文打字机、手摇发电机等。
纪念馆工作人员艾丹告诉记者,抗日战争初期,新华社与新中华报社为同一机构,两块牌子。1939年初,新华社与新中华报社分离,成立独立机构以后,工作人员逐步增加,业务迅速发展。
延安时期,新华社除文字广播外,还开办了口语广播(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增设了广播科、译电科、英播部,从原来单一的国内文字广播,发展到国内文字、口语和对外英文等三种广播。
1939年5月起,新华社在敌后各抗日根据地相继成立了华北、晋察冀、晋西北、山东、华中等分社。在抗日根据地处于被封锁、分割的条件下,党中央通过新华社组织系统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权集中于延安,保证了重大方针和政策的统一发布。
记者在新闻纪念馆中看到,延安时期,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工作人员精神生活却是丰富多彩的。每次日寇的飞机空袭过后,大家就将炮弹碎片捡回,打制成菜刀、锄头、镢头,后来得到启发,还打制成土冰刀,每当冬天延安延河结冰时,河上经常活跃着一批矫健的溜冰者。
走出延安新闻纪念馆,登上风景秀美的清凉山,新华社总社旧址便呈现在眼前,两排相对的石窑洞分别为新华社和解放日报社编辑部旧址。
走进这些条件简陋的窑洞,很难想象这里曾是党中央新闻事业的“中枢”,当年来自各地的信息每天源源不断地汇总到此,又由这里通过电波发往全国和世界。
在清凉山上,记者看到了一个无名的墓地,据了解,几年前去世的一位新华社的老人安葬于此,“落叶归根”。
在中国革命大转折的年代,新华社作为中共中央的耳目喉舌,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同时经受了革命战争的锻炼和考验。1949年,中国迎来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廖承志社长的率领下,新华社进驻北京,掀开了历史上新的一页。
走过85年历程,如今新华社已经发展成为了世界性通讯社,正在向着国际一流的全媒体机构迈进。新华社的事业、中国的新闻事业正在一代代新闻人手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