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游资讯 > 西安旅游资讯
回望易俗社老剧场
2016-10-16 8:29:00  西安晚报  编辑:秦人


  如今的西安易俗社


  易俗社秦腔表演艺术家王天民剧照(资料图片)

  在过去的年代,看戏是老百姓最重要的一项娱乐活动。而戏剧的演出场地戏园子,自然是人们向往的地方。一九四九年西安解放的时候,共有戏园子十二个,而存留到现在的,除了大家熟知的易俗社剧场外,一个都没有了。

  我虽然不是出生于梨园世家,也不是演员出身,但西安这些老戏园子最兴旺的时候,也正值我对戏剧最感兴趣的时候。我出生于上世纪三十年代,那时我家住东木头市,周边就有数个知名的剧场,我十二三岁时,不但痴迷于看戏,又最爱钻入后台探其究竟。解放后我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分配到峨眉电影制片厂工作,可以说一生与戏剧有缘。

  如今我把自己曾经历过的、听老人讲述过的史实记录下来,写成《西安的老戏园子》系列文章 ,供大家分享,让戏迷们忆旧。

  易俗社剧场,是西安唯一留下来的十二个老剧场的一个。

  编写易俗社纪录片剧本

  我对易俗社的了解,一是自己亲身所经历,亲眼所见;再就是从我高中同学姬一鸣那里听来的,他父亲曾任易俗社的副社长。

  姬一鸣的父亲姬颖,是解放初期接管易俗社的军代表,兼任副社长。姬颖的父亲姬汇百是杨虎城将军手下的一个师长。他们一家三代都是秦腔专家和爱好者。

  姬颖在易俗社任副社长时,改编过不少本子,最有名的就是改编《桃花扇》,后来他调到戏曲学校任校长。姬一鸣整理他父亲遗留的文件时,发现了易俗社的很多历史材料,遂整理成文,交给我让我改编成纪录片去找人拍摄。这个纪录片后来虽然没拍成,但却大大增加了我对易俗社的了解和感情。

  易俗社剧场的变迁

  易俗社剧场现在的布局,不管是场内还是场外,与解放前都是两个样子。现在是到了西一路,街边上就是易俗社剧场的红漆大门,进去过了大厅就看到舞台。过去不是。过去观众看戏,都要通过现在西边的易俗社这个单间大门进去,才能进入剧场。现在西边这个门原来在东边,是最近一次剧场修建时,移到西边的。

  解放前,易俗社晚上要唱什么本戏和折子戏,是谁演的,都用白铅粉写在黑漆木牌子上,挂在大门的东边。

  进了这个大门,现在剧场大门东边有个小门,也就是现在存放提包那个小屋子的东边,出去就是个很大的广场,东墙外就是案板街整条街,南墙外是东大街,北墙外是西一路。那时易俗社是一个很大的广场,整个面积有六十亩。

  小门的南边有个露天舞台,还是个转台,可是从来也没看到谁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但是,值得一提的是,邓颖超同志曾在这个舞台上对西安各界民众宣讲过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那是1937年10月19日,西安各界民众汇集在易俗社广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大会上,特别邀请了邓颖超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为西安各界民众讲话的。

  剧场内,除了舞台,其他设备比现在简陋得多,池座里是一排排可以搬动的长条椅,由八厘米宽的长木条钉成,可以坐四个人,每把长椅的背后,都有一条十多厘米宽的木板,供后边一排放茶壶所用。

  观众席,中间是池座,池座的两边是木栏杆,栏杆外到剧场两边墙壁都是站票,买个签子,花很少的钱就可站着看戏。

  曾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舞台

  易俗社的舞台与众不同,它不像“三意社”“正俗社”“集义社”的舞台都是在原“药材会馆”、“银匠会馆”、“三官庙”等万年台上演出,而是在原室内正规演出场所“宜春园”的基础上重建的。

  易俗社剧场有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演出舞台。它的后台比前台大,比前台高,因为它要悬挂八层布景。我当时在后台看的是悬挂在空中的北京故宫布景,这是王天民演出《颐和园》时用过的。据说王天民在北平演出现代戏《颐和园》时,饰演“赛金花”引起了北平轰动。王天民饰演“赛金花”时,需要洋装,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尚小云先生就把他的全副头套服装拿来,并亲自帮王天民化妆扮戏。当时,晚年寓居天津的赛金花闻讯,曾专程从天津赶到北平观看演出,《大公报》曾作了长篇报道,并配以真假赛金花之照片,一时在街头巷尾作为美谈。王天民以他独有的演唱风格,引起北平观众的浓厚兴趣和戏剧界的赞赏,报纸赞他“天生丽质、声韵尤佳、身段自然美观”;说他有“程砚秋之端丽,荀慧生之娇媚”,被誉为“西北梅兰芳”。

  潜入易俗社剧场后台

  那时候我十二三岁,也就是1946年到1947年之间,最爱看的不是演出,而是后台。有一天我来到易俗社剧场进入后台,他们可能以为我是哪个工作人员的孩子,也没人来拦我。他们正在悬挂布景,后台一边八个大滑轮,可以把八堂布景吊上去,这在西安是绝无仅有。

  易俗社的转台,当时可能是全国仅有,场内场外两个舞台都可转动,它的直径比舞台的尺寸略小,旋转圆形台面和整个舞台平行,可以清楚地看到金属结合部 ,转台下面是什么样,我没下去过。据我父亲说,下边有一根中轴,四根推杆,舞台要旋转时,由几个壮汉像推磨子一样,推着横杆使中轴带着台面旋转。

  老艺术家的表演难超越

  当时我看过王天民的日场演出,观众不多。王天民是很有名的旦角演员,当时已经发了福,唱得很慢,那天他演的是《柜中缘》。我也看过宋尚华的《拷红》,这部戏节奏快得多。由于两个人各有所长,演出技艺很高,至今难忘!

  第一次看易俗社的全本戏,是李可易演的《黑旋风李逵》,李可易既能唱秦腔又能演京剧,是易俗社早期不可多得的学员。看他演的李逵,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记不得了,但他塑造的李逵形象,至今记忆犹新。

  看全本《三滴血》,可能是1958年。那时我在北影上学,寒假回来看的。我买的是右边楼上的票,我记得是第二根柱子的二排,正好对着舞台的上场门,现在已改成了第二间包厢。那一场是刘毓中的周仁瑞,孟遏云的王妈妈,樊新民的晋信书,陈妙华的周天佑兄弟,全巧民的贾莲香,看了他们的演出,那真是一种艺术享受!到现在也没觉得有超过他们的。

  艺人们的艰苦生活

  易俗社剧场能够在十几个剧场中唯一保存下来,和它取得的辉煌成就紧密相连。对那些老艺术家的名字及演技,我们至今津津乐道,然而,解放前易俗社老艺人们的艰苦生活你是绝对想像不到的。

  解放前易俗社员工的平均工资是十四元五角,且不能按时发放,最高工资是王天民,每月192斤面粉,最少的是尹良俗,10斤面粉。

  他们吃饭是分馍制,每个人每餐五个又小又酸的馒头,由于吃不饱,演员之间还产生了借馍的“高利贷”。

  食堂的菜钱,全靠剧场门口地摊所交费用维持,如遇雨天没人摆摊就可能没有菜吃。

  全社二三百人,社里不供应开水,演职员宿舍、办公室,冬天从来没有生过炉子,只有下雪时给后台一斤炭,是供打脸子、烤笔尖、泡刨花用的。

  最艰苦的是晚上没地方睡,所以每天晚上戏刚完,幕还没有落,大家就抡道具、抡台毯,在舞台上睡觉。

  虽然生活如此艰辛,但大家都不离不弃,这都是源于他们对秦腔艺术的热爱。

  与老艺术家相聚

  事隔几十年后,这些青年演员已经成了七八十岁的老艺术家。2009年,姬一鸣同学以西安职业艺术学院院长的身份,在五一饭店宴请了易俗社的部分老艺术家。同时还在省文化厅开了座谈会,我也参加了这些活动。

  当时参加座谈会的有,在《三滴血》中扮演周仁祥的雷震中,扮演周天佑、李遇春的陈妙华,扮演贾莲香的全巧民,还有在《蝴蝶杯》中演田玉川的尹良俗等十几位易俗社上了七十岁的老艺术家。

  曾经当过易俗社副社长的张咏华同志,坐在我的右边,交谈中她大略谈了自己,更多地介绍了陈妙华和全巧民,她们三个是易俗社的同班同学。最后陈妙华拿出她的数码相机,让我给她们三个人拍了合影,没想到这是她和同学最后的合影,不久她就去世了!

点击查看pc网页

相关链接: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微博互动平台:
新浪: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号:18966730327 。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长按二维码关注“三秦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