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十一假期中,河北省涞水县赵各庄镇计鹿村贫困村民张红海刚开张的农家乐迎来八方宾朋,7天纯收入近万元。依托附近的四季圣诞小镇新业态旅游项目,今年该村新开农家乐14家,200多人通过旅游业实现就业。近年来,在河北省涞水、易县、涞源三个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这样的乡村旅游致富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10月10日,国务院副总理、国家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长汪洋在河北省涞水县等地调研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时,充分肯定了河北省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取得的成绩。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第二届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上也表示,河北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开展得好、典型性强,乡村旅游正成为百姓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幸福引擎”,为全国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重要经验。
旅游业成为产业扶贫有效抓手
9月下旬,首届河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成功召开,带火了大会举办地河北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的十一国庆假期旅游市场,也让当地众多参与旅游经营的贫困农民获得了可观的收入,打开了脱贫致富的大门。
河北省委书记赵克志指出,旅游产业是拉动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引擎,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抓手,是扩大开放的重要平台,是脱贫攻坚的有效途径。在新的形势下,赋予旅游业发展新的使命,就要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带动农民脱贫,实现全面小康。
河北省贫困地区生态条件普遍较好,旅游资源分布区与贫困地区高度契合,62个贫困县集中了野三坡、狼牙山、西柏坡、嶂石岩等230家A级景区、113个森林公园、31个地质公园,793个贫困村已开发旅游或具备旅游开发条件。
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旅游业作为产业扶贫的有效抓手,将扶贫攻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美丽乡村、现代农业、山区综合开发相结合,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带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引擎产业。截至目前,全省已有630多个乡镇、1650多个村、近5500家企业从事旅游业,乡村旅游经营户突破4万户,从业者达到36万人。2015年,全省旅游业带动15万贫困群众就业,促进6万多贫困群众稳定脱贫。
把旅游业培育成最具优势的富民产业,是河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的扶贫工作。今年年初,河北省出台的《关于推动旅游扶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坚持“突出特色、因地制宜、社会参与、形成合力、重点推进、分批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的原则,通过引导和支持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推动贫困地区增加农民就业、提高收入水平、增强内生动力。
今年以来,河北将涞水、易县、涞源三县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规划,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开展全域旅游,联合打造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共引进50多家投资主体,重点建设了87个新业态旅游项目,实现投入财政资金10多亿元,撬动社会资本投入近300亿元,带动了9.4万人实现就业,3.6万群众稳定脱贫,形成了发展全域旅游、促进旅游扶贫的新亮点。
今年1至9月份,河北省预计接待海内外游客3.64亿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330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3.8%和31.5%。今年上半年,全省贫困地区人均旅游收入近500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左右。其中旅游业发展较好的贫困县占比更高,如涞水县人均旅游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8%,易县人均旅游收入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涞水、易县、涞源三县1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旅游带动脱贫的比例超过43%,旅游业已成为产业扶贫的主力军。
“旅游+”激发精准扶贫新动能
秋风轻拂,花海如潮,美不胜收。十一假期,在距离涞源县城约15分钟车程的西道沟村农业庄园景区,万亩药材花海景观蔚为壮观,吸引了很多游客驻足赏玩。
这个农业观光游项目,由河北尚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园区总体规划面积1万亩,计划投资5.1亿元,打造以“登药山、赏药花、吃药膳、品药茶”为内容的健康养生休闲乡村旅游目的地。项目负责人刘殿章介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旅游开发相结合,让当地农民不仅可以得到土地租金收益,还可以通过就地打工获得工资收益。
农田变景区,田园变公园……河北乡村旅游的开发建设中,不少乡村从“种田地”向“卖风景”转变,通过创意耕种,在田间“绘”出美丽风景,这让原本效益较低的传统农业,转变为能产生更高附加值的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当地农民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民变成了拿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和务工薪金的“三金”农民。
河北省还积极构建“旅游+”产业体系,加快推动旅游业与美丽乡村建设深度融合,增强乡村游的互动性、体验性、休闲性,实现由农家乐餐饮、露天采摘等向民俗体验、休闲养生、特色旅游小镇等方向拓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产业支撑,有力带动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河北省编制出台了《美丽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标准》,推动10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完成旅游规划编制,对45个旅游扶贫试点村实施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力争年内培育建设3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
同时,河北省推动各市、县按照“多规合一”要求,抓紧编制实施全域旅游发展规划,并与招商引资相结合编制重点旅游片区规划。对每个重点片区实施“重点景区+特色小镇+重点专业村”三个要素一起抓,引导片区贫困村、贫困户广泛参与旅游产业发展,切实解决贫困问题。
新思路拓展脱贫攻坚新路径
“如果不是易水湖开发旅游,我们村怎么会有这样好的买卖?一年轻轻松松就挣个十来万,比外出打工强多了。”经营着一个餐厅、10间客房的农家院老板郝建良乐呵呵地说。易县安格庄乡八里沟村紧靠易水湖金龟码头。如今,这个500多人的小村庄正变得越来越热闹。建政农家院、静心园农家院、老郝渔村、水岸人家等一溜排开,临近中午,顾客盈门。
据统计,今年以来,河北省仅京西百渡休闲度假区内就新增农家乐1000户,这1000户带动的直接就业人口将在5倍以上,而算上提供时令蔬菜等餐饮配套服务,带动系数会更大。这里面的受益人群主要是当地或周边的农民,而且很多是有一定劳动能力但自己创业困难的贫困人口。
“除了支持贫困户开办农家乐自主创业、引导有一定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参与旅游服务就近就业、鼓励贫困群众发展土特产等旅游商品销售外,随着乡村旅游升级和投资经营方式的多元化,资产转换、入股分红等正成为旅游带动脱贫的新模式。”河北省旅游发展委员会主任那书晨表示,河北在旅游扶贫工作中不断探索产业化程度高、带动力强、可复制性好的旅游扶贫路径,通过旅游就业带动、旅游创业带动、旅游资产带动、旅游商品带动、旅游股权带动等多种旅游脱贫模式,努力扩大精准扶贫成效。
作为涞水县村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革试点村,南峪村成立了旅游扶贫合作社,以全民入股、贫困户股权加倍的模式,整合中国扶贫基金会资金、河北省美丽乡村试点资金等各类资金,并引进工商资本,促进乡村旅游发展,保证贫困户的稳定收益。涞水县白涧村引进工商资本共同开发旅游,今年已同河北国和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达成整体开发合作意向。白涧村以农宅、山场、耕地等资源入股,建设全部由公司出资,科学确定分红比例,有效破解了脱贫攻坚发展资金短缺难题。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河北省将逐年提高省级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支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的资金额度,引导地方将资金支持重点向乡村旅游倾斜,每年规划启动100个贫困村开展旅游扶贫。到2020年,扶持62个县,约500个贫困村、8.6万贫困户、30万贫困人口,通过参与旅游经营、提供接待服务、出售土特产品、土地租金、入股分红等途径脱贫致富。(张义杰赵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