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手机版
三秦游资讯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陕西民俗 | 图片美景 | 旅游线路 | 文化三秦 | 旅游视频 | 文化游 | 专题 | 租车 | 导游 | 评论
陕西名人 | 陕西知道 | 陕西美食 | 宾馆酒店 | 旅游攻略 | 陕西景点 | 景点门票 | 旅行社 | 特产 | 精品 | 论坛 | 团购
首页 | 综合资讯 | 西安资讯 | 宝鸡资讯 | 咸阳资讯 | 铜川资讯 | 渭南资讯 | 延安资讯 | 榆林资讯 | 汉中资讯 | 安康资讯 | 商洛资讯 | 杨凌资讯
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延安旅游资讯 > 正文

延安府城“南门”—穿行历史与现实的隧道

2016-11-23 9:08:00  来源:延安旅游局  进入论坛

延安府城“南门”随古城墙建筑而建造,历经战争洗礼,洪水冲淹,几经毁坏,修复,重建、毁坏拆除,成为延安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恢复重建的“南门”,仿佛穿越时空的老人,让我们不禁怀想当年金戈铁马的气吞万里,感受洪水肆虐的惊天动地。

南门,你究竟知道多少?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走进遥远的年代,去追索、探寻延安南门的历史变迁,发展变化,寻访数代延安人传承下来的文化精髓……

深秋时节,由南向北,漫步于车来人往的南滨路北段,现实与历史在我们眼前交汇浮现。

右边,放眼延河眺望远方——那里是充满现代气息、喧闹的都市。鳞次栉比的高楼和着川流不息的人群、汽车,熙熙攘攘,奏着城市和谐的交响乐。左边,沉睡了千年的古城墙残垣静静地述说着昔日的金戈铁马、刀枪剑戟,还有它所包蕴的历史风情和人文内涵……

重建的延安古城南门就座落在城墙西北方向。动与静、喧腾与沉寂,在同一个时刻同一个地段演绎着动静两重天。我们仿佛走在历史与现实的隧道中,左手扶着现代,右手握着历史。

113日下午,在“老延安”折正千家里,80多岁的折正千老人拿出自己上世纪70年代末编写的《延安今昔》,翻阅着他书架上有关延安历史的资料,向我讲述着延安南门的历史与变迁。

1.延安五城之府城“南门”

“从古至今,延安的出现及其变迁有着很多令人寻味的趣谈轶事。现在的南门就是当年延安府城的‘南门’。”

“当年五城谓延安,书载‘五城、三山、二水绕城垣’,有‘宝塔钟声三川闻,肤城鸡鸣五城应’之说,古今名人争相称颂,留下了许多佳话。站在嘉岭山巅俯瞰,‘三山二水’,不过当年建筑在延安川道上的城池,有丰林城、延州城、府城、肤施城和围城。五城簇集,状似梅花,共形因地势各异,面积大小不等。”

唐代诗人杜甫在《塞芦子》一诗中曾有:“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的唏嘘。可见在这时也已形成了延安“五城”共存的实体。

宋司马光曾诗云:“墓烟凝塞上,堠火落天涯。”即是对延州城的写照。

范仲淹诗曰:“延水正中出,一郡两雄城。”《延绥揽胜》载:“城中街巷区部整齐,吾人登清凉山俯瞰其下,恍如图书。”是说当年肤施城和府城,足见当年城池雄伟。

“‘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这是20世纪初,延安南门外的景象。折正千的讲述,让我对这段历史如痴如醉。

2.千余年来屡修屡毁屡建

延安现南门位于当时延安府城,该城建造时间说法不一。近代人们多认为是隋大业三年(公元607),也有说唐天宝年间(公元742)

《延安府志》光绪十年补刻本载:“旧址府城,唐天宝初建,一云赫连勃勃筑”也罗列了诸家说法。当时,城墙全由巨块面石砌起,作为延安南大门的南门雄伟壮观,城高平均约在十米上下,池深约为七米,城墙上宽七米左右,能十数人并肩而行,门外又各一瓮城。

明弘治《延安府志》中讲到:延城“门有三,东曰东胜,南曰顺阳,北曰安定,各建层楼”。南门又称顺阳门,因正扼大路,筑有瓮城,在今南门坡。延安府城既得水利,又屡遭水害,城池屡修屡毁。

隋唐之后有两次续建,均有历史记载:“第一次是国朝城垣楼橹俱坏,弘治年间知府崔升复葺之。第二次,两河多为水患,知府王彦奇筑堤改二河于故道,筑堤石甃城百丈,扯屹为一方(扯可理解为拉直)。也就是说所筑百丈城墙比原城墙“高而直”。由于多次的内迁,延安城垣越来越小,南门位置也向内移动。

到了清末,由于军事需要,将城门楼重新翻修。在水门上新建了两层各三间的城楼,供驻军日夜轮流守卫,这便是延安城楼最后的一次扩建。辛亥革命时期,虽有使用,但未曾有过大的修葺。

时至1938年,日军飞机先后17次轰炸延安城,全城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南门城楼被毁,门洞幸免于难。

经历了千年洪水肆虐、频繁战乱的南门,终没有抵挡住现代战争的坚船利炮,遭受了严重创伤。南门之后再没有修复。

社会历史重大变革,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随着延安城区的发展和建设需要,1959年,南门拆除,从此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2016年,半个世纪后,重建的延安南门呈现在了人们面前,再次唤起了那些久远的历史记忆。

1.同治战乱安然无恙

同治元年(1862)339日,陕西回民因不忍清朝统治者的残酷压迫和欺凌而起义于渭南,遂引发了整个西北(包括陕甘宁青及新疆)地区的回民起义,随即受到清王朝统治者的残酷镇压。这场镇压回民起义的战火持续了15年,从同治元年至光绪三年。在镇压回民起义的同时,清军大肆杀戮回汉百姓,并挑起回汉矛盾,回汉相互残杀。历史上称为“同治大乱”

陈怀信和郭慧君夫妇在他们2000年编著的《延安5000年》中记述到:“在这场战乱中,延安(包括整个陕北地区)遭受了历史上空前的大浩劫,尤其是绥德以南,宜君以北的‘肤施县’,汉民遭反复杀戮,以至于在这一地区造成‘千里无人烟’的惨状,‘幸存者仅十之一二’。”

“母亲常讲,她外婆当年在南川(今南泥湾)被‘回回’杀害,老舅父因背着软糜子干粮的搭裢才得以逃命。十几个庄子都空了,几百里不见人烟!”折正千忆起儿时母亲常常讲的古今。

“那时南门见证和抵挡住了这次战乱,并且把‘回回’抵御在外,确保了全城居民的安全。”

2.洪水多犯“顺阳”成“安澜”

113日上午,记者带着一些问题前往延安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重建后的南门上写着‘安澜门’三个大字,许多人都说是为了纪念抗日将领戴安澜,是这样吗?”记者带着疑问。

延大历史文化学院张小兵教授从历史的角度引经据典:延安从建立高奴县城算起,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南门也有1000多年历史。其屡次修葺,原因当然很多,除适应军事需要外,最重要的还是由于水患造成。据记载,早在公元981年至984年之间(太平举国六年至雍熙元年)延安南川河发生过特大洪水,使延城南端多次遭到洪峰冲击,由于河道西改,军民大受其害。

“弘治十七年夏(公元1504),由‘知府王彦奇鸠工鞭石建桥,二十有四空,每空加栈道于上,以便往来’,由于‘砌以方长大石铸铁为银锭而輨辖之,根底深固,任水势之震荡,而竟莫能动其口也……’因此才基本控制了洪水对南城的侵袭。但是到了公元1787年前后,(约清乾隆52),南河再次泛滥,又将已经内移的城垣冲毁,发生了‘水推半个延安城’的惊人灾患,地方群众再次兴工奋战数月,才重新筑成现存的这段城垣,并在南门上增加了一个巨幅匾额,上书‘安澜’二字,藉慰能‘安水镇澜’。”

3.抵御外侮民族团结

延安,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历史古城,北国重镇。特别是1937年春,党中央进住延安后,给这座古老的城市,赋予了新的生命,使它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成为中华民族希望的灯塔。

广大革命青年,无数热血志士、国际友人,他们为寻求抗日救国真理,纷纷从全国各地奔赴延安,他们到达延安,最先看见的就是南门。那时,他们响亮的歌声响彻南门上空。

115日,延安大河智业文化公司负责人王宏琦接受了记者采访。王宏琦10余年致力于“数字红色延安”的打造,他曾对重建延安古城南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抗战期间,国共合作时期,南门更是见证了中华儿女‘团结御侮、浴血奋斗’的历史时刻。”

王宏琦谈起这段历史如数家珍:“1937528日,为更好地开展抗日,国民党派出中央考察团来延安考察,以增进国共双方之间的相互了解。考察团到达延安时受到中央代表秦邦宪、林伯渠、贺龙等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南门上‘团结御侮,和平统一’的八个大字赫然醒目。那天,延安到处张灯结彩,南门上悬挂着‘欢迎为国共合作而努力的中央考察团’的条幅。城门两边城墙上张贴着‘拥护国共合作’、‘巩固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权利,促进对日抗战’等标语,洋溢着国共合作团结抗战的热烈气氛。”

自此,南门作为延安府城标志性建筑记载了历史的辉煌一页。南门成为“和平统一”“抵御外侮”“团结抗日”的和平象征。

1.铭记历史传承文化

重建南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王宏琦认为:“通过‘南门’这一载体,再现历代建筑风格,展示历朝历代延安施政理念与人文理念,让后人汲取千年文化精华,真正保护好非遗文化。同时,体现中国共产党在延安13年的伟大,展示延安精神的深厚内涵,为延安发展提供文化自信。”

“南门体现了唐、宋、明、清四代建筑风格,最后定格的‘南门’及楼阁建筑工艺,以木结构为特色,体现了中国明清时期‘华丽繁琐、威严自在’的特色。这都值得我们继承。还有国共合作时期的文化整合,与我们现在所提倡的大文化相吻合。同为中华儿女,我们有着同样文化根基。”

2.发展旅游振兴延安

时代在发展,历史在前进。延安正从昔日以能源为主导的产业结构向新型产业转型。延安红色文化得天独厚,延安古城文化历史悠久。延安,因其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其特殊的“川谷地貌”“黄土风情文化”与“红色圣地文化”使之形成了鲜明地域文化特征的城市风貌,然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也影响到了延安,延安的城域面貌正在慢慢地被千篇一律的现代化建筑所侵蚀。

“发展与保护这是每个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需要保护我们的文化基因,遵循历史发展规律。”张小兵教授感言道。

怀古观今。延安南门,它有过辉煌、有过落寞、有过欢笑、有过哀愁;重建后的南门,与那段残存的城墙相互对望,成为历史与现代的“见证者”。它正以博大的胸怀,接纳着远方的游子,穿行于历史与现实的隧道,为前来观瞻的游人们点亮心灯。(延安日报)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众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6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