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木匠手工造马车
2016-10-21 8:26: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造好的马车成了村里的稀罕物 本报记者李宗华摄
它曾出现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坐着它,娶过七房女人;它也曾出现在《红高粱》中,余占鳌坐着它穿过高粱地,马鞭一响,神气十足。如今你以为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再见到这样的老式马车了。先别急,就在白鹿原上,木匠老姚用了3个多月,复原出了这架马车。
昨天下午,西安白鹿原上的狄寨南大康村,柿子树下,风轻云淡,村里不少人赶来,想一睹马车的风采。
马车近1米5高,两个大轱辘上箍着铁圈。“当年娶媳妇,马车上挂着红绸缎,前面两匹马拉着,神气得很。”村里一位大爷凑到跟前,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好家伙,逼真得很。”然后,一阵大笑。
在这个典型的关中农村,但凡上年纪的人,对马车都再熟悉不过。大家说,马车是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拉粪拉粮拉麦子,谁家都离不开它。
老姚67岁,父亲就是木匠。复原马车的想法,萌发于今年7月。当了一辈子木匠,老姚希望通过做一件实物,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农耕文化,了解祖辈父辈们生活的艰辛。
其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三轮车的逐渐普及,这样的木轱辘马车已经消失了。老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复原的真实性。“有的是看书查资料,参考一些旧照片,有的是靠个人记忆。”儿子姚东博说,复原这么大的马车,考验的不仅是手艺人的耐心、经验,更是技术,“你可以仔细看看,没有用一颗钉子。”这种榫卯组合的结构,正是中国传统手工的重要组成,它的巧妙处在于,所有木头与木头的连接处,都采用凹凸结合,高与低、长与短,互相支撑,彼此受力,磨合时间越久,越紧凑。
老姚说,一辆马车的载重最多时超过1吨,如果用钉子钉,很容易导致车身变形,甚至压垮。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真实再现木轱辘大车的全貌,他专门在铁匠铺订做了大车的铁环、铁钩等,仅所需的杨木、槐木等硬木料,就有一方多。最难的是做车轱辘。每个车轱辘的直径达1.35米,由18根辐条和108个铆钉支撑,“因为是榫卯结构,你必须要精确计算出每根辐条的角度,稍微差一点,就不能和车辕吻合,圆就变形了。”老姚得意地告诉记者,这辆马车长4.6米,宽1.3米,高1.4米,仅一个轱辘就有100多斤重,不仅可以观赏、收藏,也可以使用。
老姚觉得自己一生经历虽然丰富,可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作品并不多,这辆马车有年代感,有文化传承,算是可以引以为傲的。夕阳西下,老伴端坐车上,老姚斜跨车辕,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他说,等将来配上合适的牲口,打算带上老伴,也来个“自驾游”!
本报记者宋雨
编辑:秦人
它曾出现在《白鹿原》中,白嘉轩坐着它,娶过七房女人;它也曾出现在《红高粱》中,余占鳌坐着它穿过高粱地,马鞭一响,神气十足。如今你以为现实生活中可能很难再见到这样的老式马车了。先别急,就在白鹿原上,木匠老姚用了3个多月,复原出了这架马车。
昨天下午,西安白鹿原上的狄寨南大康村,柿子树下,风轻云淡,村里不少人赶来,想一睹马车的风采。
马车近1米5高,两个大轱辘上箍着铁圈。“当年娶媳妇,马车上挂着红绸缎,前面两匹马拉着,神气得很。”村里一位大爷凑到跟前,像是欣赏一件艺术品,“好家伙,逼真得很。”然后,一阵大笑。
在这个典型的关中农村,但凡上年纪的人,对马车都再熟悉不过。大家说,马车是过去主要的交通工具,拉粪拉粮拉麦子,谁家都离不开它。
老姚67岁,父亲就是木匠。复原马车的想法,萌发于今年7月。当了一辈子木匠,老姚希望通过做一件实物,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农耕文化,了解祖辈父辈们生活的艰辛。
其实,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三轮车的逐渐普及,这样的木轱辘马车已经消失了。老姚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复原的真实性。“有的是看书查资料,参考一些旧照片,有的是靠个人记忆。”儿子姚东博说,复原这么大的马车,考验的不仅是手艺人的耐心、经验,更是技术,“你可以仔细看看,没有用一颗钉子。”这种榫卯组合的结构,正是中国传统手工的重要组成,它的巧妙处在于,所有木头与木头的连接处,都采用凹凸结合,高与低、长与短,互相支撑,彼此受力,磨合时间越久,越紧凑。
老姚说,一辆马车的载重最多时超过1吨,如果用钉子钉,很容易导致车身变形,甚至压垮。
在3个多月的时间里,为了真实再现木轱辘大车的全貌,他专门在铁匠铺订做了大车的铁环、铁钩等,仅所需的杨木、槐木等硬木料,就有一方多。最难的是做车轱辘。每个车轱辘的直径达1.35米,由18根辐条和108个铆钉支撑,“因为是榫卯结构,你必须要精确计算出每根辐条的角度,稍微差一点,就不能和车辕吻合,圆就变形了。”老姚得意地告诉记者,这辆马车长4.6米,宽1.3米,高1.4米,仅一个轱辘就有100多斤重,不仅可以观赏、收藏,也可以使用。
老姚觉得自己一生经历虽然丰富,可是真正值得骄傲的作品并不多,这辆马车有年代感,有文化传承,算是可以引以为傲的。夕阳西下,老伴端坐车上,老姚斜跨车辕,悠闲地吹起了笛子。他说,等将来配上合适的牲口,打算带上老伴,也来个“自驾游”!
本报记者宋雨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众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 ·青春喜剧《徒弟》泉州开机 首日大戏潘霜霜战天泽
- ·陕西省旅游局调研督导咸阳市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 ·美原镇被命名为“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
- ·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元旦假日旅
- ·从西安“城市会客厅”开始 漫步大唐盛景
- ·陕西乡村游冬季遇冷 该如何“保暖
- ·临潼:加强旅游景区餐饮监管 全力保障游客饮食安
- ·汉中打造智慧城市城区可免费上网 后期将扩大范围
- ·糖画指尖 百态世间
- ·南果北种在杨凌获得成功
- ·杨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专题培训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 ·一部关于咱富平老城的电影,着实令人着迷!
- ·安康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申请创建国家
- ·陕西勉县“四个结合”力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黄陵:坚持以“文”兴“旅” 着力打造全域旅游
- ·陕西开展冬季旅游安全检查
- ·【旅游动态】陕西省旅游局与陕西省体育局签订战略(图)
- ·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 ·陕西渭南: 新老景区融合发展 寻求全域旅游“新
- ·景区主推冰雪主题 冰雪游成体育旅游新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