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血战庾家河
2016-10-21 8:12:00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进入论坛
中共鄂豫皖第十八次常委会议旧址
庾家河战斗经过示意图
核心提示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为红二十五军。
1934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从豫陕交界的铁锁关(洛南县境内的箭杆岭)入陕。12月9日,进至洛南县庾家河镇(今属丹凤县)。12月10日,在庾家河镇“春永茂”中药铺召开中共鄂豫皖省委第18次常委会,决定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改中共鄂豫皖省委为中共鄂豫陕省委。
同日,发生了关系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的庾家河战斗。这次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共伤亡干部战士200余名。庾家河战斗的胜利,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翻山越岭杀进庾家河
“天上升起大明星,东边来了徐海东。徐海东,真英雄,率领红军闹长征……”在秦岭深处的丹凤县庾家河畔,至今还流传着这首与红二十五军长征有关的歌谣。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庾家河小镇,后来更名为庾岭镇。
从丹凤县城出发,沿一条山间砂石路北行,上盘下旋,左弯右绕,翻越7道山岭,车行37公里,就能看见清澈的庾家河绕着一个深山峡谷的小镇缓缓流过。
80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早晨,突然响起的枪声打破了庾家河的平静。血色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也留下了一段红色的记忆。现如今,只有掩于绿树丛中的庾家河战斗纪念亭和同样掩于楼群中的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旧址,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也见证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4年,红二十五军从独树镇浴血突出重围,深入了伏牛山腹地。几经辗转,1934年12月4日,踏进卢氏的红军很快发现,敌人又在这里设好了布袋阵,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已先到达卢氏县城以南的朱阳关、五里川一带,修筑工事,控制了入陕的大道,准备堵歼红军。
12月5日,红二十五军先派手枪团到朱阳关以东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主力部队则在陈廷贤带领下,沿着一条深山峡谷日夜兼程向西北方向疾进。12月8日,在豫陕交界处铁锁关击溃陕西守关民团后,突破铁锁关抵达陕西境内。
红二十五军以第二二五团由九泉山东南侧攀登陡崖,实施正面攻击,其余部队则迂回至高地西侧向敌人攻击。第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营长李学先和连长肖邦与的带领下,首先登上山头,与敌展开搏斗。在两面夹击中,守敌一个营全部被歼,之后红军又在三要街南九泉山歼灭堵截红军的敌四十八团一个营,毙伤敌160多人,俘获10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械弹药。枪声平息后,红二十五军马不停蹄连夜翻越蟒岭,于12月9日进至庾家河宿营。
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在此行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护士: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了长征。
当时,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的率领下,为了迅速实施战略转移,部队一出发就是急行军。11月17日,在击退敌“追剿队”第五支队后,部队已接近平汉铁路。这时,军政治部考虑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军情紧急,怕7名女同志在急行军中掉队出危险,就派医院政委苏涣清来动员她们留在根据地,并给她们每人发了8块大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她们手里攥着沉甸甸的大洋,心情十分沉重,有人急得都哭了。她们不愿离开部队。
年龄稍大的曾纪兰说:“不行,我们不能留下,要随部队走。”
这时,向来胆大泼辣的周东屏把大洋往地上一摔,跟下达这一命令的军参谋长戴季英吵开了,“我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你没有排斥女同志革命的权力。”
见周东屏带头,其他几个人的胆子也大了,一个个都把大洋往地上一摔,上前和戴季英讲理。就在这时,副军长徐海东骑着马过来了,徐海东说道:“这些女孩子,都经历过最艰苦的考验,她们既然有决心,就给她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吧。”
听徐海东这么一说,女兵们就像见到救星一样,七嘴八舌地向他表示:“当红军,走革命的路,就是死在前进的道路上,决不当逃兵。”
部队出发以后,每天都要急行军40多公里,有时50多公里。为了隐蔽,部队常常夜间行动,7名女战士就把绑腿解下来,结成一条长长的带子,互相牵引着摸索前进。为了防止掉队,每天行军,她们都提前出发,最后到达宿营地,一天下来,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样。尽管这样,她们还是坚持给伤病员送药,争着去做护理工作。
常委会议在中药铺召开
在庾家河镇主干街道西头拐弯处,有一幢灰瓦泥墙的老房子,门头上悬挂着“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议旧址”的牌匾,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块根据地创建的构想,就是在这幢貌不惊人的房子里孕育的。
小小的杨家药铺,已经布置成红二十五军革命历史展览室。据如今的春茂永药铺的主人杨青山老人回忆,当年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就是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新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次会议,虽然由于敌第六十师的进攻而中断,未能充分进行讨论,但仍及时作出了《关于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不失时机地解决了选择新区和制定当前方针任务等重大问题,这对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决议草案》认为,鄂豫陕边国民党的统治比较薄弱,群众生活苦,容易发动斗争,地势条件有利于红军防御和作战,距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较近,有利于配合,因此这里“无论如何是适应我们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并明确提出了“立即建立鄂豫陕省委,为创造鄂豫陕苏区而斗争”的战斗口号。
关系生死的庾家河战斗
才在庾家河落脚的红二十五军还未来得及休整,枪声再一次响起。
1934年12月10日上午,国民党第六十师先头部队第360团,经大石河进陕,从鸡头关推进到庾家河街东之七里荫。由于红二十五军布于庾家河东山坳口的排哨疲惫,敌军很快抢占了东山坳口的有利地形,当哨兵发现时,敌军居高临下,即向军部驻地庾家河街发起进攻。
庾家河镇处洛南、商县、商南县的接合部,山大林深。此时,中共鄂豫皖省委正在庾家河街召开第18次常委会议,讨论建立新的根据地问题。就在大家正热烈讨论的时候,突然从庾家河东北方向传来了枪声,并且越来越激烈。
“那天上午10点多,军领导正在药铺开会,突然听见后山七里荫岭方向响起枪声,紧接着看见程子华他们提着枪从南房出来,带着人直接就朝山上跑……当时他就意识到出大事了。”杨青山回忆起爷爷当年亲历庾家河战斗的经过。
听到枪声,立即中止会议,接到手枪团的报告,组织部队奔向前沿。副军长徐海东首先带领223团跑步出发,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各带一个团迅速跟了上去,指挥部队实施反击。
1981年7月,时任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保管部党支部书记的徐文伯,曾在怀念父亲徐海东的文章里写道:“激战中,父亲身受重伤,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
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是关系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场决战。共伤亡干部战士200余名,军长、副军长和多名团营干部身负重伤。这一战斗的胜利,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中央军”的尾追,结束了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历时20多天,长驱1800余里挺进陕南的战斗历程,使红二十五军暂时摆脱困境,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为了铭记庾家河战斗的史迹,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七里荫岭举行了“庾家河战斗纪念碑落成典礼”,并建造了四角亭,纪念碑就矗立于四角亭正中。2001年10月,曾经历这次战斗的原军事科学院政委王诚汉将军,为重新整修的庾家河战斗纪念地题词:“越雄关险隘,树长征精神”。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庾家河会议的当天,省委常委、秘书长郑位三,根据会议制定的方针和任务,起草了《什么是红军》的传单。
传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及有关政策,申明“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等等。这份传单在新区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庾家河会议后,中共鄂豫陕省委肩负起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任。
1935年5月中旬,在庾家河成立的中共豫陕特委和豫陕游击师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广泛建立苏维埃政权,依靠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为创建和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在丹凤县境内建立了龙驹寨、梨园岔、孙家山3个区苏维埃政府及百顷湾、灰池子、峦庄、蔡川、庾家河等乡苏维埃政府。
文/图本报记者李梦倩
编辑:秦人
庾家河战斗经过示意图
核心提示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苏区向川陕转移后,中共鄂豫皖省委将留在苏区的部队重建为红二十五军。
1934年12月8日,红二十五军从豫陕交界的铁锁关(洛南县境内的箭杆岭)入陕。12月9日,进至洛南县庾家河镇(今属丹凤县)。12月10日,在庾家河镇“春永茂”中药铺召开中共鄂豫皖省委第18次常委会,决定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改中共鄂豫皖省委为中共鄂豫陕省委。
同日,发生了关系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的庾家河战斗。这次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共伤亡干部战士200余名。庾家河战斗的胜利,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翻山越岭杀进庾家河
“天上升起大明星,东边来了徐海东。徐海东,真英雄,率领红军闹长征……”在秦岭深处的丹凤县庾家河畔,至今还流传着这首与红二十五军长征有关的歌谣。当年红军战斗过的庾家河小镇,后来更名为庾岭镇。
从丹凤县城出发,沿一条山间砂石路北行,上盘下旋,左弯右绕,翻越7道山岭,车行37公里,就能看见清澈的庾家河绕着一个深山峡谷的小镇缓缓流过。
80多年前一个冬天的早晨,突然响起的枪声打破了庾家河的平静。血色染红了脚下的土地,也留下了一段红色的记忆。现如今,只有掩于绿树丛中的庾家河战斗纪念亭和同样掩于楼群中的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旧址,向人们诉说着那段历史,也见证着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
1934年,红二十五军从独树镇浴血突出重围,深入了伏牛山腹地。几经辗转,1934年12月4日,踏进卢氏的红军很快发现,敌人又在这里设好了布袋阵,国民党军第六十师已先到达卢氏县城以南的朱阳关、五里川一带,修筑工事,控制了入陕的大道,准备堵歼红军。
12月5日,红二十五军先派手枪团到朱阳关以东虚张声势,迷惑敌人,主力部队则在陈廷贤带领下,沿着一条深山峡谷日夜兼程向西北方向疾进。12月8日,在豫陕交界处铁锁关击溃陕西守关民团后,突破铁锁关抵达陕西境内。
红二十五军以第二二五团由九泉山东南侧攀登陡崖,实施正面攻击,其余部队则迂回至高地西侧向敌人攻击。第二二五团三营八连在营长李学先和连长肖邦与的带领下,首先登上山头,与敌展开搏斗。在两面夹击中,守敌一个营全部被歼,之后红军又在三要街南九泉山歼灭堵截红军的敌四十八团一个营,毙伤敌160多人,俘获100多人,缴获了一批枪械弹药。枪声平息后,红二十五军马不停蹄连夜翻越蟒岭,于12月9日进至庾家河宿营。
长征路上的“七仙女”
在此行浩浩荡荡的队伍中,有7名女战士显得格外惹眼,她们就是被称为“七仙女”的红军医院女护士:周东屏、戴觉敏、余国清、田喜兰、曾纪兰、张桂香、曹宗楷。
1934年11月16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近3000名指战员,高举“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的旗帜,告别了大别山区的河南罗山县何家冲,开始了长征。
当时,红二十五军在程子华、徐海东、吴焕先的率领下,为了迅速实施战略转移,部队一出发就是急行军。11月17日,在击退敌“追剿队”第五支队后,部队已接近平汉铁路。这时,军政治部考虑前有阻敌,后有追兵,军情紧急,怕7名女同志在急行军中掉队出危险,就派医院政委苏涣清来动员她们留在根据地,并给她们每人发了8块大洋。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决定,她们手里攥着沉甸甸的大洋,心情十分沉重,有人急得都哭了。她们不愿离开部队。
年龄稍大的曾纪兰说:“不行,我们不能留下,要随部队走。”
这时,向来胆大泼辣的周东屏把大洋往地上一摔,跟下达这一命令的军参谋长戴季英吵开了,“我是逃出来参加革命的,你没有排斥女同志革命的权力。”
见周东屏带头,其他几个人的胆子也大了,一个个都把大洋往地上一摔,上前和戴季英讲理。就在这时,副军长徐海东骑着马过来了,徐海东说道:“这些女孩子,都经历过最艰苦的考验,她们既然有决心,就给她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吧。”
听徐海东这么一说,女兵们就像见到救星一样,七嘴八舌地向他表示:“当红军,走革命的路,就是死在前进的道路上,决不当逃兵。”
部队出发以后,每天都要急行军40多公里,有时50多公里。为了隐蔽,部队常常夜间行动,7名女战士就把绑腿解下来,结成一条长长的带子,互相牵引着摸索前进。为了防止掉队,每天行军,她们都提前出发,最后到达宿营地,一天下来,全身就像散了架一样。尽管这样,她们还是坚持给伤病员送药,争着去做护理工作。
常委会议在中药铺召开
在庾家河镇主干街道西头拐弯处,有一幢灰瓦泥墙的老房子,门头上悬挂着“中共鄂豫皖省委第十八次常委会议旧址”的牌匾,红军长征途中唯一一块根据地创建的构想,就是在这幢貌不惊人的房子里孕育的。
小小的杨家药铺,已经布置成红二十五军革命历史展览室。据如今的春茂永药铺的主人杨青山老人回忆,当年中共鄂豫皖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就是在这里召开会议,决定建立新的鄂豫陕革命根据地。这次会议,虽然由于敌第六十师的进攻而中断,未能充分进行讨论,但仍及时作出了《关于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决议草案》,不失时机地解决了选择新区和制定当前方针任务等重大问题,这对于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红二十五军的发展壮大有着重要的意义。
《决议草案》认为,鄂豫陕边国民党的统治比较薄弱,群众生活苦,容易发动斗争,地势条件有利于红军防御和作战,距离川陕革命根据地较近,有利于配合,因此这里“无论如何是适应我们创建新苏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并明确提出了“立即建立鄂豫陕省委,为创造鄂豫陕苏区而斗争”的战斗口号。
关系生死的庾家河战斗
才在庾家河落脚的红二十五军还未来得及休整,枪声再一次响起。
1934年12月10日上午,国民党第六十师先头部队第360团,经大石河进陕,从鸡头关推进到庾家河街东之七里荫。由于红二十五军布于庾家河东山坳口的排哨疲惫,敌军很快抢占了东山坳口的有利地形,当哨兵发现时,敌军居高临下,即向军部驻地庾家河街发起进攻。
庾家河镇处洛南、商县、商南县的接合部,山大林深。此时,中共鄂豫皖省委正在庾家河街召开第18次常委会议,讨论建立新的根据地问题。就在大家正热烈讨论的时候,突然从庾家河东北方向传来了枪声,并且越来越激烈。
“那天上午10点多,军领导正在药铺开会,突然听见后山七里荫岭方向响起枪声,紧接着看见程子华他们提着枪从南房出来,带着人直接就朝山上跑……当时他就意识到出大事了。”杨青山回忆起爷爷当年亲历庾家河战斗的经过。
听到枪声,立即中止会议,接到手枪团的报告,组织部队奔向前沿。副军长徐海东首先带领223团跑步出发,军长程子华,政委吴焕先各带一个团迅速跟了上去,指挥部队实施反击。
1981年7月,时任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保管部党支部书记的徐文伯,曾在怀念父亲徐海东的文章里写道:“激战中,父亲身受重伤,但他仍坚持指挥战斗。”
庾家河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途中最险恶的战斗之一,是关系红二十五军生死存亡的最后一场决战。共伤亡干部战士200余名,军长、副军长和多名团营干部身负重伤。这一战斗的胜利,有效地打击了国民党“中央军”的尾追,结束了省委和红二十五军历时20多天,长驱1800余里挺进陕南的战斗历程,使红二十五军暂时摆脱困境,为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为了铭记庾家河战斗的史迹,中共丹凤县委、丹凤县人民政府于1982年在七里荫岭举行了“庾家河战斗纪念碑落成典礼”,并建造了四角亭,纪念碑就矗立于四角亭正中。2001年10月,曾经历这次战斗的原军事科学院政委王诚汉将军,为重新整修的庾家河战斗纪念地题词:“越雄关险隘,树长征精神”。
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
庾家河会议的当天,省委常委、秘书长郑位三,根据会议制定的方针和任务,起草了《什么是红军》的传单。
传单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宣传红军的性质、宗旨、任务及有关政策,申明“红军是工人农民的军队,红军是苏维埃政府指挥的军队。红军是共产党领导的军队,红军的基本主张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农民”等等。这份传单在新区广大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作用,扩大了党和红军的影响。
庾家河会议后,中共鄂豫陕省委肩负起了创建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任。
1935年5月中旬,在庾家河成立的中共豫陕特委和豫陕游击师积极发展地方武装,广泛建立苏维埃政权,依靠农民开展土地革命运动,为创建和保卫苏区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作出了显著的成绩,先后在丹凤县境内建立了龙驹寨、梨园岔、孙家山3个区苏维埃政府及百顷湾、灰池子、峦庄、蔡川、庾家河等乡苏维埃政府。
文/图本报记者李梦倩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众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相关链接
- ·青春喜剧《徒弟》泉州开机 首日大戏潘霜霜战天泽
- ·陕西省旅游局调研督导咸阳市整治“不合理低价游”
- ·美原镇被命名为“陕西省旅游特色名镇”
- ·陕西省旅游局办公室关于做好2017年元旦假日旅
- ·从西安“城市会客厅”开始 漫步大唐盛景
- ·陕西乡村游冬季遇冷 该如何“保暖
- ·临潼:加强旅游景区餐饮监管 全力保障游客饮食安
- ·汉中打造智慧城市城区可免费上网 后期将扩大范围
- ·糖画指尖 百态世间
- ·南果北种在杨凌获得成功
- ·杨凌智慧农业技术应用专题培训线上线下同步开展
- ·一部关于咱富平老城的电影,着实令人着迷!
- ·安康市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对申请创建国家
- ·陕西勉县“四个结合”力促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 ·黄陵:坚持以“文”兴“旅” 着力打造全域旅游
- ·陕西开展冬季旅游安全检查
- ·【旅游动态】陕西省旅游局与陕西省体育局签订战略(图)
- ·西安建设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 ·陕西渭南: 新老景区融合发展 寻求全域旅游“新
- ·景区主推冰雪主题 冰雪游成体育旅游新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