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三秦游 | 意见反馈 | 网站投稿 | 上传图片 | 资源搜索 | 手机版
三秦游资讯
旅游资讯 | 历史文化 | 陕西民俗 | 图片美景 | 旅游线路 | 文化三秦 | 旅游视频 | 文化游 | 专题 | 租车 | 导游 | 评论
陕西名人 | 陕西知道 | 陕西美食 | 宾馆酒店 | 旅游攻略 | 陕西景点 | 景点门票 | 旅行社 | 特产 | 精品 | 论坛 | 团购
首页 | 综合资讯 | 西安资讯 | 宝鸡资讯 | 咸阳资讯 | 铜川资讯 | 渭南资讯 | 延安资讯 | 榆林资讯 | 汉中资讯 | 安康资讯 | 商洛资讯 | 杨凌资讯
陕西旅游年票网上订购
您的位置:首页 > 综合旅游资讯 > 正文

全域旅游的发展背景、本质特征和价值目标解读

2016-9-18 8:38:00  来源:三秦游综合  进入论坛

  □罗文斌

  “全域旅游”概念自2016年1月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以来,引起了政界、学界、业界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共鸣,逐渐成为一种旅游发展理念,正在对我国旅游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全域旅游理念的出现有着深刻的背景条件,全域旅游是我国经济社会和旅游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旅游业发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全域旅游理念有着鲜明的本质特征,全域旅游是要素与空间共同作用下的新型旅游发展形态,是突出旅游要素的完整性和空间的协调性的创新旅游发展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全域旅游理念内涵了旅游业发展的价值追求。

  一、发展背景

  1.全域旅游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由“短缺型”社会进入到“富足型”社会阶段,由“生产型”经济过渡到“消费型”经济阶段,由“定居”为主的生活形态演化到“定居”“移居”并行的生活形态阶段,这些变化势必催生全新的消费形态。旅游消费成为消费型经济、富足型社会、移居生活形态的重要表征。随着人们可自由支配时间和可自由支配收入的增加、移动性的增强以及信息技术的发达,旅游已毫无争议地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生活方式,由社会生活的非必需品变成必需品。传统的旅游发展只是社会部分群体的贵族消费,如今旅游已经发展为社会几乎所有群体的大众消费。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深入发展的背景下,无论是旅游消费的规模,还是旅游消费的质量;无论是旅游消费的理念,还是旅游消费的形式;无论是旅游消费的广度,还是旅游消费的深度都发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变化。为了满足这种消费需求变化,适应这种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全域旅游应时而生,以一种更深内涵、更高质量、更远目标的模式来统领未来旅游业的发展。

  2.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需求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传统的观光旅游阶段,“吃、住、游”一直是我国旅游发展的主导元素。在旅行社团队组织下,“游”无疑取代了整个旅游活动,其他的要素作为补充往往不太被重视,或者所占比例相当有限,导致我国旅游发展一直是以景区景点建设为核心的现状,吃、住、行、购、娱等要素作为配套内容建设不足。我国已经进入大众旅游时代,自助旅游、自驾旅游逐渐取代团队旅游成为主要的旅游组织形式,这是需求力量进一步释放的表现。随着经济富裕、闲暇宽松、技术发达、市场完善、主体觉醒,我国旅游需求力量更强大、形态更分散、类型更多样、质量更高端、变化更迅速,这就需要有新的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来满足。全域旅游是对旅游本质内涵的自然回归,是对旅游要素的完整呈现,是对旅游产业链条的贯通整合,是对旅游需求的有效满足。

  3.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改革创新、转型提质的必然要求

  我国旅游发展经历了30多年历程,旅游活动已经由“观光旅游为主”阶段进入到“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并重”阶段,旅游产业、旅游市场、旅游产品、旅游管理、旅游政策系统建设已经基本成型。然而,我国旅游发展几十年来积累的顽疾也越发严重。旅游经济发展还处于粗放低效阶段,旅游产业结构有待优化、旅游市场水平有待提高、旅游资源有待活化、旅游业态有待创新、旅游管理有待细化、旅游政策制度有待完善;旅游社会发展处于普遍素质偏低的阶段,旅游者的文明素质还有待提升、旅游社区居民包容心理还有待增强、旅游专业审美教育还有待推进;旅游政治发展处于整体地位不高的阶段,管理的体制机制束缚亟待解除。全域旅游提出:要发挥产业优势,通过对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这些是对我国旅游经济、社会、政治发展现有不足的全面反思和系统总结,是我国旅游改革创新、转型提质发展的必然要求。

  二、本质特征

  准确把握全域旅游内涵特征是科学推行全域旅游发展理念,是有效落实全域旅游战略目标的基本前提。深入剖析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其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全局性、空间性、带动性、整合性和共享性五个方面。

  1.全域旅游的全局性

  全域旅游具有全局性的特征,“全”即“全局性”。首先,全局性体现在旅游发展视角的全局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旅游业不再只是简单意义上的单个产业的发展,因其具有的关联性大、综合性强的天然特性,旅游业已经事关区域经济社会的整体发展,已经成为“调结构、惠民生、稳增长”的优势产业。因此,全域旅游发展是站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通过发挥产业优势,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其次,全局性也体现在旅游发展要素视角的全局性,落实到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全域旅游提出,要打破以单一景区景点建设为核心,以观光旅游要素为主的景点旅游发展传统封闭观念,向“吃住行游购娱”传统六要素和“商养学闲情奇”新六要素并行发展的综合目的地统筹发展的全局性观念转变;由“旅游业一个部门单打独斗式的散兵发展”向“全社会多个部门有机合作式的全局发展”转变。最后,全局性还体现在旅游发展管理视角的全局性,全域旅游是对旅游发展的资源配置、产业发展、市场结构、组织运作、制度安排、体制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的全盘统筹考虑,是建立适合旅游业发展特点的复杂管理系统,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2.全域旅游的空间性

  全域旅游具有空间性特征。“域”即空间性,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系统发展旅游业,这与旅游活动的异地性和移动性本质特征紧密关联。一方面,我们应该深刻地认识到传统的“点式”旅游发展空间模式使得旅游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飞地”困境,导致旅游的空间流畅性和贯穿性受阻,狭窄的“点式”空间范围束缚了旅游活动、旅游产业、旅游管理的发展,亟需在区域范围将旅游做“面式”扩展,让旅游要素建设渗透到区域的全部空间范围,让旅游产业扩展到区域的全部空间范围,让旅游基础设施辐射区域的全部空间范围,让旅游管理覆盖区域的全部空间范围,保障旅游空间移动性;另一方面,我们应该明白全域旅游并非在我国全部地理空间范围内发展旅游,不是旅游发展的空间大跃进,不是旅游发展的空间全覆盖。缪尔达尔“地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告诉我们,空间均衡发展不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均衡和非均衡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全域旅游的空间性,界定了发展的区域空间边界,这就保证了旅游业发展不会突破区域经济发展的地理范围,避免了盲目追求空间绝对均衡化而导致区域经济增长无效的后果。

  3.全域旅游的带动性

  全域旅游具有带动性特征。“带动性”,即旅游产业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这是旅游产业发展到我国经济新常态阶段的产物,也是旅游业的产业优势和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旅游业是最具创造活力的产业形态,是最容易实施创新发展理念的产业领域,是贯彻落实我国社会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发、共享”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体现。以旅游业作为区域发展的优势产业和核心动力,并引领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社会的改革创新、转型升级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这种带动性不仅体现在产业经济的带动性,而且还体现在社会文化的带动性;不仅体现在单个产业发展的带动性,还体现在多个产业融合发展、多个事业多元发展的带动性;不仅体现在绿色增长方式的带动性,而且还体现在社会治理方式的带动性;不仅体现在优化调整的带动性,而且还体现在改革创新的带动性。

  4.全域旅游的整合性

  全域旅游具有整合性特征。“整合性”,即旅游发展对社会经济各类资源的整合运用。全域旅游发展,一是需要整合区域的生产要素资源,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整合资本、劳力、土地、技术、信息等现代生产要素资源,提高生产效率;二是需要整合区域的产业资源,发挥产业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融合性作用,整合旅游业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资源,促进产业融合发展;三是需要整合区域的社会管理要素资源,发挥政府在社会管理中的引导作用,整合部门职能、体制机制、政策法规、公共服务、社会参与等社会管理要素资源,提高公共管理效率。

  5.全域旅游的共享性

  全域旅游具有共享性特征。“共享性”,即旅游发展成果要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这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特征。旅游发展起源于人的旅游需求,最终要回归以人为本的价值原点。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旅游经济总量得到了巨大增长,2015年旅游经济总量突破4万亿元,接待游客超41亿人次。近年来,我国在世界上的旅游地位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和巩固。然而,我国旅游业发展还处在以资本投资回报为主,企业利润最大化的阶段,旅游发展的红利只被涉旅企业以及部分群体享用,尚未惠及更多社会主体,这是旅游发展共享性不够的重要反映。全域旅游发展,就是要致力于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通过全域旅游推动和助力我国扶贫战略目标,让广大群众在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这是对我国旅游业现阶段发展不足的深刻反思,是实现旅游发展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共享性的深刻体现。

  三、价值目标

  全域旅游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理念,更是一种旅游发展价值追求。要以质量价值目标、治理价值目标和共享价值目标作为我国全域旅游发展的价值追求,以增强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1.质量价值目标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相对于传统旅游,全域旅游不再以追求规模数量为目标,而是以提升质量效益为目标,质量价值目标是全域旅游的首要价值目标。质量价值目标是提高我国旅游资源配置效率、增强我国旅游发展综合效益、实现我国世界旅游强国战略目标的基本保障。质量价值目标是我国旅游产业结构高度化、城乡协调发展、市场结构优化、要素配置均衡、空间布局优化、资源有效利用、体制机制创新的必然要求,也是防止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简单模仿、粗暴复制、短期行为、不择手段等误区的基本要求。全域旅游质量价值目标追求主要通过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市场质量、产业质量、管理质量、消费质量等多个质量价值来实现,质量价值是全域旅游发展目标价值的逻辑基点。

  2.治理价值目标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发展管理思想创新的重要表现。全域旅游以突破传统景区景点封闭建设为出发点,融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通过优势化、系统化、整合化、开放化途径来实现大旅游发展目标,这是一种高质量的旅游发展模式,需要创新传统的旅游管理方式,需要全民共建共享的治理手段来实现,治理价值目标是全域旅游的重要价值追求。全域旅游涉及范围广、要素多、关联性强,情况复杂,由政府旅游部门的单一主体管理思路已经很难满足其管理要求。因此,全域旅游发展要突破狭隘的单一主体管理思路,突破“管”与“被管”的角色思维定式,变居民、游客、企业的“被管理者”身份为“管理者”身份,变“强制管理”为“民主管理”、变“行政式管理”为“参与式管理”,发挥一切旅游利益相关者的主动性,逐步构建党政统筹、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主体、民主互动式的治理体系,实现我国旅游业发展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价值目标追求。

  3.共享价值目标

  全域旅游是我国旅游业发展准确定位价值坐标点的重要引导。共享价值既是公民社会的追求,也是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成果,是我国中央政府现阶段致力的国家工作目标,也是每个产业发展应该致力的社会责任目标。全域旅游发展要实现社会共建共享的发展目标,这既是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全域旅游发展的最终落脚点,更是全域旅游发展的终极价值目标追求。旅游事业起源于人的旅游需求,旅游发展的终极目标应该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价值原点,更好地完善人的发展。全域旅游发展共享价值目标追求,就是要改变旅游发展只是景点景区企业独建独享的状况,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全域旅游发展中真正受益,通过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市场竞争程度、创新体制机制向旅游者释放更多的旅游价格和质量红利;通过创新业态、优化要素组合向全社会提供更多的旅游创业和就业红利;通过投资引导、政策鼓励、优惠支持向乡村居民提供更多的旅游参与和发展红利;通过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增强产业经济辐射效益,向我国贫困地区提供更多的旅游经济和社会红利。

  共享价值目标是质量价值目标和治理价值目标的最终指向,质量价值目标和治理价值目标为共享价值目标提供坚实保障,治理价值目标是质量价值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三者紧密关联,密不可分,构成一个稳定的全域旅游价值目标“铁三角”,牢不可破,共同保障和推动我国全域旅游的健康、有序发展。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作者2015年入选旅游业青年专家)



三秦游QQ群:
  三秦游群①:3532197 (三秦文化综合群)
  三秦游群②:24288209 (旅游活动群)
  三秦游群③:81817349 (车友、自驾活动群)
  三秦游群④:70760386 (年票专属群)
  三秦游群⑤:146721821 (旅游咨询群)
  三秦游群⑥:82616561 (旅行社合作群)
  三秦游群⑦:93966174 (陕西特产供应商合作群)
  三秦游群⑧:146722047 (投稿群)
  三秦游群⑨:134982308 (摄影作品分享群)

互动平台:
  新浪微博:http://e.weibo.com/sanqinyou
  腾讯微博:http://t.qq.com/sanqinyou
  关注“三秦游”微信公众号: sanqinyou 用微信,添加朋友,或扫一扫,以下二维码


编辑:秦人
关键词:全域旅游 
 
相关链接
 
推荐信息
 
最新信息
 
网站简介 | 联系我们 | 网站投稿 | 友情链接 | 意见反馈 | 信息纠错 | 推广合作 | 合作伙伴
Copyright@2010-2016 三秦游 All rights reserved.
合作电话:18966730327